罗景阳
罗景阳(1989-),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学院副院长,湖南湘潭人。主要从事污水生物处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与无害化的理论技术研究,在污水处理“水-能-碳”高效循环与资源利用及新污染物环境风险效应与防控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并实现部分成果转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和江苏省重大科技示范类项目(子课题)等10余项重大科研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Environ. Sci. Technol.和Water Res.等环境类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累计11篇,热点论文3篇;被引5500余次,11篇单篇引用>100次,H-Index 44),入选RINENG工程前沿期刊2023年“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全球每年10-15名入选者)、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物料甲烷潜力测试方法》(20232563-T-326)1项,教材/专著3部(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1部)。
先后获得2024年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10)、2024年IWA中国青年委员会首创水星奖应用产业新人银奖、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成员)、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工作者”、河海大学“大禹学者”(第三层次)等荣誉。担任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IWA中国青年委员会委员及Front. Microbiol.(JCR二区)副主编和多个期刊青年编委。
主讲课程包括《建筑给排水工程》《工业废水处理(双语)》和《走进水世界》等本科生课程,以及《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理论与技术》等研究生课程,参与建设专业核心在线课程4门(其中江苏省一流课程1门)和虚拟仿真实验课程1门;主持包括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等教改项目5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
近5年,指导获批大学生创新创训等科研项目5项(国家级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7篇(SCI 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件(授权3件),获江苏省优秀本科(论文)设计(2人)和“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等竞赛奖励10余项。指导研究生先后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4人次)、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和河海大学“优博优硕培育”计划等10余项、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河海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人、河海大学科技之星(2人)等,以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全国三等奖等多项学科竞赛奖励;多名毕业生留在课题组或者前往海外知名院校深造。
联系方式:luojy2016@hhu.edu.cn
办公地址:环境楼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