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不同于南京入冬后的凄风苦雨,12月的洛杉矶仍然微风徐徐阳光明媚。王大伟已在那里开始了他人生的一段新路程。
十五个小时的时差和迥异的文化,在美国的这一年多王大伟一点都不轻松。首先是学术差异,由于在美国研究的课题和国内的偏重点不同,差异较大,需要转换思考方式,弥补大量的基础知识。其次是迫在眉睫的毕业论文,“这是我在河海十年期间最后一件事情了,一定要做好。”所以每天实验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饭。“搞学术研究哪有不辛苦的?苦中作乐呗!”王大伟笑笑。
科研学术,出于责任
王大伟,男,环境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2007年考入河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后考入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博连读,主要从事光催化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2014年前往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进行为期两年的联合培养,从事新材料合成研究。王大伟在导师李轶教授的指导下,已发表15篇SCI 论文,其中一作/通讯共计8篇,论文总影响因子为60,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7.4,单篇引用次数最高为20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得河海大学优博培育计划资助和省立校助研究生创新训练项目资助,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专题等多个研究项目。曾担任河海大学研究生科技协会主席,获得2015年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三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三次获得研究生特等奖学金,其他校内荣誉包括河海大学严恺奖学金特等奖、河海大学科技之星、河海大学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此外还获得王宝贞环境科技创新特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长三角科技新星(上海理工大学)等荣誉。这是一份令人咋舌的简历,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即使是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校园,这个依然靠着自身努力获得的成就,赢得了大家的钦佩和激赏!
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一个拿奖高手的优秀青年,王大伟谦虚地说“可能我比较幸运”。当问到如何才能连续三年专业第一,各种奖项拿到手软,他只轻描淡写道“你只管负责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任何时候急功近利都会适得其反,人既要抬头看路又要低头拉车。年级排名和拿奖学金在他而言都是短暂的,“再过两年谁还记得当年的专业第一?只有真正的学术创新和科技发明才能让别人记住自己,这是我的一个梦想”。现在期刊杂志无数,每年(应该是每天)发表成千上万的学术论文,学科门类,五花八门。学术界有它特定的一套评鉴论文好坏的标准,当然都是些“所谓的”标准,或者是说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的目的才有的标准。无论是对个人发展还是对科学、社会推进都无益处。王大伟坚信每一个博士生,都应有自己的学术坚持,具备审视自己研究成果是否有意义的能力。
作为一名环境专业的学生,他总在思考他能为治理环境做什么。“从入学第一天起,我就被告知母校为祖国输送了大批水利人才,因为他们的智慧和汗水,“高峡出平湖”;因为他们的大胆和创新,“南水能北调”。所以我会问我自己,作为新的河海人,我能做什么?”小小的人,大大的梦想,这个梦想无关薪水,无关房车,是全球气候变暖我能做什么?雾霾严重我能做什么?……是一颗赤子之心,上面肩负着责任和使命。大千世界、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这些都是生活了十年的河海母校赋予他的。
科研学术,需要用心
王大伟认为自己对于科研是“干一行,爱一行”。其实研究生入学之初,他对科研一无所知,更也谈不上对什么方向感兴趣,“这时候导师的指导显得尤其重要”。他特别感谢李轶教授的悉心指导,让他在大框架下自由的探索,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李老师为人谦和,教书育人注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科期间王大伟学习不用功,毕业的时候绩点不到4.0。从本科的中下游到获得宝钢特等奖学金,他将这样的质变归功于李轶老师的言传身教。王大伟的第一篇论文便是李老师亲自指导完成的,时间是研一下学期的5月1号,那是导师李轶教授给他定下的deadline。但当王大伟那天将稿件交给李老师的时候,李老师很惊讶,他猜测当时导师说deadline可能只是随口一提,“但是我记住了,并且完成了。”当时看到手稿李老师和他一起逐句修改,小到标点符号,大到整理框架转换,那是他写英文文章受到的启蒙教育,让他明白写文章和所有其他事一样,首要是逻辑。但他从李老师那里学到最珍贵的东西还是做事的态度。“要认真,要注意细节,这也是科研工作者所必备的,往往一点点小小的差错都能让之前的努力毁于一旦,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科研路上不总是一帆风顺,也会遇到坎坷挫折。王大伟曾有一篇文章从13年10月份投稿,到14年10月份才被接收,中间换了两三个期刊,一直被拒。那段时期是他的一个低谷,很受打击。现在留学也是,从工科跨到理科,很多不同,开始很困难,实验经常做得一团糟。遇到这种状况,王大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我通常会把那个project放一放,去做别的课题。实在不行,就先休息几天,换个手气再来。但实际上是让自己心态平复下,不要急躁。”“换个手气”帮助王大伟一次次跨过难关。那篇多次被拒的文章最后被环境领域顶级期刊Appl Catal B接收,影响因子高达7.4 。另据王大伟介绍,他在美国已有一些课题即将完成,“结果都很有趣”。
平日里,王大伟会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有意识的在其中去发掘一些东西。2014年年初,他参加了一个西藏的环保项目,尽管当时手头还有两项工作没完成。那是他珍藏一生的记忆:旅游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让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受到威胁,我们需要站出来,让那里的河山永远壮丽。所以,他觉得读博期间可以适当参与一些与课题无关的项目,“也许起初你并不感兴趣,但到最后肯定会有收获,起码多了一份不一样的经历。”
王大伟取得的成绩还与他果断、不拖沓的性格有关。一旦对人对事形成某种看法,就不会轻易改变,有时候甚至有点偏执。这样的人身上有一股劲儿,让他能够“陷进去”,支撑着他在科研这条有时会显得很枯燥的路上坚定而持久的走下去。
科研学术,乐此不疲
取得如此成绩,王大伟笑称肯定也会骄傲。但通常只是在一篇文章被接收后的几天,很快便会忘记。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沉浸在功劳簿里,不要做井底之蛙。“有时候可能你走的快一些,但是总还有更快的人。”
能者多劳,王大伟不外如是。在兼顾科研和学习的情况下,他还曾担先后任校研究生科协学术部部长、校研究生科协主席。“那时候每天的日程表都是满的,分身乏术”,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掉任何一方面,反而是在领导们和老师们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坚持做到最好。在任期间,他组织策划了河海大学第一届“博采论坛”,邀请几位获得宝钢奖学金或者严恺奖学金的优秀学生介绍经验和方法,帮助大家在科研、学习上取得进步,“当天闻天馆104座无虚席,好多同学站在最后面,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帮助更多的人这是他学生工作的信念。
搞学术是个持久战,王大伟特别注重劳逸结合。清晨伴着夕阳跑跑步、傍晚和着落日打打篮球,周末尽量不工作,或者约上好友看场电影、切磋下台球,好好休息、放松下,保证工作日的高效率。在美国学习期间渐渐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偶尔和同学聊聊也会倍感舒适。
“It isn’t raining,right.”
“No.”这时候回答的人肯定是一边摇头一边说的。
外面的世界总是散发着强大的磁场,诱惑着每一双即将展开的翅膀。但很多人分不清那是风暴还是和煦阳光。过早的让现实投进自己的梦想,而忘了最初自己是为什么出发,丢了年少时意气风发的自己。
但是王大伟没有,他不断审视自己,拷问自己,不让自己麻木渡过那条现实的河流。他的世界里或许有风暴或许有阳光,但都没有让他停下前进的脚步,他渴望远方,他也正往远方走去。成熟的外壳之下还是那个没被现实磨掉棱角的鲜衣怒马的少年。
对于过去,他永远是一句真诚的“谢谢”。而未来,好戏已开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