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卢小泉教授应邀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来源:环境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07
4月30日,西北师范大学卢小泉教授应邀到学院作题为《光能驱动的绿色催化降解技术探讨》的学术报告。
卢小泉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光驱动催化技术在新污染物绿色、可持续去除中的巨大应用潜力。然而,光生空穴作为关键的“氧化引擎”,其分离与利用效率的提升是突破技术瓶颈的核心问题。卢小泉教授重点介绍了该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扫描光电化学显微镜(SPECM),可实现光催化材料微纳界面载流子转移动力学的原位动态监测。并通过多种界面调控策略,优化了光生空穴的分离与传输效率,使光驱动催化技术在新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效能获得突破性提升。
卢小泉是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研究兴趣包括卟啉的仿生界面电子转移机理、电子诱导电化学发光、纳米界面可视化传感、荧光探针生物监测平台的构建等传感和污染物检测/监测方法研究,近五年来在Angew Chemie、Adv. Energy Mate.、Anal. Chem. 和 Envir. Sci & Tech.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授权专利40余件。荣获甘肃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教育部“第四届青年教师奖”和甘肃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奖励。现任水资源安全与水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电化学技术与纳米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区域环境分析及特色功能材料应用电化学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
报告结束后,卢小泉教授与参会师生就新污染物绿色、低碳光降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学院内外30余名师生现场听取了报告。